上一篇我們提到了,錯誤的期待會使我們產生錯誤的動力去行動;而這個沒有被滿足的期待感與行動的付出感之間的落差,就是我們痛苦的來源。這篇我們來談實務層面:究竟我們該怎麼做,才不會進入這樣的惡性循環?
-
📌因為重視
首先我們要先知道,我們總是會對關係較親密的人抱有期待。希望他平安健康、希望他聽你抱怨、希望他與你分享喜悅。比起關係疏遠的人,關係越是親密的對象,你對他的期待也就越多;而配偶肯定會是你生命中關係前幾親密的對象,至此也就產生了「希望老公滿意」這樣的期待出現。換句話說,正因為你重視他,才會對他抱有期待。人的天性就是如此,我們無法抗拒。
📌順應人性
基於人性,我們無法抗拒對親密關係的人抱有期待,因此這時我們的目標就不會是「不要對他抱有期待」。畢竟,違反人性肯定不會是什麼有效的作法。再說,就算我們真的對他不再抱有期待,那反而正說明了,對方在我們心中已不再那麼親密、重要,這時問題就會變成雙方之間的關係檢視了。
📌動力反思
既然我們就是期待「老公滿意」這件事,那我們就從這裡出發來思考:「假如打掃煮飯帶小孩都不會令老公滿意,那我還是想做這些事嗎?」
經過這一層簡單的思考,我們便能篩選出「就算對方不會回應你的期待,你還是會想去做、願意做的事」。一旦清楚了這一點,我們動力就會是相對健康的,並且排除掉會令你感到「不平衡」的問題。
🚩
「假如這份期待不會實現,那我還願意去做嗎?」
-
🔻常見的例子
老婆在家煮好飯菜,想著給下班回來的老公吃。結果老公下班應酬個老晚才回家,家裡的飯菜也不吃。
這時老婆便責備老公:「我辛苦為你煮飯結果你不吃,糟蹋我的用心!」
老公表示:「老闆突然說要去應酬,我能拒絕嗎?難道回家吃飯比上班賺錢養家還重要嗎?」
老婆崩潰回應:「那這些飯菜給誰吃?拿去餵狗好了,我以後都不要煮!」
這個典型的案例,完美地呈現了一樁美事是如何變成了破壞兩人的「關係毒瘤」,進而產生常見的「情緒勒索」。
在這樣的情況,如果女方在煮飯前能先思考「假如老公回來之後不吃,我還想煮嗎?」這樣行動前的動力反思,女方便可以意識到,若自己還是願意做,那也是基於自己想為他做,而不是因為期待他會吃才做。並且,就算他不吃也不會要求他吃,更不會因而產生「付出得不到回報的不平衡感」,避免最後的情緒勒索。
當然,這邊也許很多人會認為,老公只要乖乖吃幾口意思一下就好了。但回歸問題的本質,這只是在治標不治本;一個人只要有這樣行為模式,他一定在其他的地方也有一樣的行為模式。被情緒勒索的對象也一定都會告訴你,他不只在一件事情上面被勒索。老公吃了,就代表了他在其他地方也都是選擇妥協的身分;在種種妥協的長年累積下,很容易累積出不平衡感。一段關係之中,只要有其中一方感到不平衡,並且持續沒有解決,最後都會因為累積堆疊而形成關係毒瘤,使雙方都陷入痛苦,破壞雙方關係。
🚩
「我們不是為我們所愛之人付出,而是愛我們為之付出的人。」
-
📌找回自己的主控權
在一段健康的親密關係之中,沒有誰應該被誰控制。我們必須專注在尋找真正自己可以控制的事情上面。
大部分事情都可以分為「可控制」與「不可控制」:
天氣是不可控制,攜帶雨具出門是可控制。
老年健康退化是不可控制,定期健檢與運動習慣是可控制。
安全意外是不可控制,購買保險是可控制。
對他人抱有期待屬於不可控制。與其把焦點放在「希望老公滿意」,我們更需要把焦點轉到可控制的事情上面。
例如在家帶小孩的全職媽媽,沒有太多的空閒時間,想著既然每天都要煮飯,那乾脆就來鑽研廚藝,看Youtube或是買些書籍來閱讀,一天學一點,累積一段時間,等小孩大了送學校後時間比較多,再去參加烹飪課程、考個廚師執照之類的進階規劃。這些都是出自於「希望自己廚藝能進步」的想法所產生的行動;相較於「希望老公滿意」這種不可控制的事情,採取像是如何學習、學習時間多寡、堅持多久等,這些都是你自己所能控制的事。
就算你的學習能力極差,怎麼學都沒有進步,也因此而感到失落,但與原先希望老公滿意的失落感還是有關鍵性的差別在於——這並沒有會令你對誰感到「不平衡」的問題存在。整件事情是為了自己而做的,誰會自己跟自己不平衡呢?沒有對誰不平衡,我們就能把事情的焦點放在自己身上,去思考是否行動的方法不對、目標訂太高,或是自己本身並不適合這件事。
回歸到自我,讓事情變得「可控制」,排除會令你感到「不平衡」的「對象」出現,避免破壞與他人的關係,這是整件事情最重要的核心。
🚩
「不平衡感使人在一段親密關係中,不自覺的對對方施加情緒勒索,為雙方帶來痛苦,成為破壞關係的毒瘤。」
-
📌回歸自我
很多女性在成為了媽媽之後,整個生活幾乎都只剩下了「妻子、媽媽、媳婦」的腳色,自然也就沒有太多其他層面的生活。人生中大部分的事情,都是基於這些腳色所衍伸出來的;每天持續地扮演好這些腳色,無形中也就越來越沒了自我。經過時間堆疊,發現時早已忘了撇除掉這些腳色之後的自己是誰、對自己還有什麼想法,迷失了自我。最後只好不斷地把期待放在身為這些腳色的付出之中,透過滿足這些期待來找到自我,找到由扮演好這些腳色所產生的存在感。
所以上一段才會建議大家,去尋找真正可控制的事情來採取行動。透過「動力反思」來審視自己,產生較健康的動力,在這段受侷限的人生腳色中,保有原來的自我。
🚩
「我們必須透過行動前的動力反思,找出真正因為想做而做的事。」
-
「自我價值」這是我整個思想架構的核心,在我的文章中會不斷地提到這個概念——認識自己,接受自己,找出自我價值。